零跑江濤:自研自造領先于行業,我們需要野蠻生長
新國潮,“芯”世界。2021年11月19日,第十九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辦。現場,零跑科技戰略與產品規劃部總經理江濤接受了牛車網的高端訪談。具體采訪內容如下:
主持人:"新國潮·芯世界",歡迎收看牛車網2021廣州車展高端專訪欄目,我們請到了零跑科技戰略與產品規劃部總經理江濤。您跟我們介紹一下零跑汽車在這次車展帶來了哪些展品?
江濤:主要是兩塊,一個是新車。新車帶來了C11四驅性能版,四驅性能版配了一個新的輪轂造型和新的內飾顏色,也是我們四驅性能版的定裝版。這個車明年3月底、4月初就會進行交付。
我們還發布了LEAP POWER“升維”智能動力技術,升維智能動力技術包括了智能電驅和智能電池兩個功能。因為這次發布會時間有限我們只介紹了智能電驅板塊,我們今年年底會再發布智能電池的相關技術。
主持人:您能介紹一下智能電驅具體的情況嗎?
江濤:我們發布智能電驅的出發點主要考慮到現在市面上對智能汽車的理解基本都只是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但我們認為作為一臺智能汽車應該還包括智能動能板塊,不管傳統汽車也好還是新勢力也好,作為一臺汽車動力是它非常核心的部分。所以如果這個車在動力部分如果做不到智能,我們認為它不是一個智能汽車的完整體,所以我們提出智能電驅和智能動力的概念。
我們智能動力叫升維智能動力,升維是名稱也是含義。我們在原來智能座艙、智能交互、智能駕駛二維增加了一個維度就是智能電驅。現在智能電驅相當于應用了類似于AI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概念和技術,它們的底層技術是一致的。通過感知、進化、學習,深度的自我進化來實現電驅技術適應駕駛者習慣、適應駕駛環境,使自己持續迭代進步,含有一些功能在里面。
具體來講,我們現在在C11電驅會有自我學習防抖動的功能,能讓電驅在驅動的時候更加平順。另外他能夠自適應環境,能夠根據環境的溫度包括自身的功率輸出主動調節冷卻的效果。保持電驅一直處于比較好的工作溫度,一個利于降低功耗,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電驅的使用壽命。這個電驅還能適應駕駛者的駕駛習慣,因為不同駕駛者駕駛這臺車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學習之后就能根據駕駛者的使用習慣自適應相應的算法做調節。一方面能夠改善車的動力相應和人的匹配協調,另外同時降低能耗,提高續航。目前能夠實現一些這些智能化的功能。
從長遠來看智能化電驅還能自我診斷自己的故障,甚至有些軟件層面的故障能夠自我修復,甚至還能預測電驅壽命,能清晰地知道電驅基本狀況是怎樣的。
主持人:咱們智能電驅系統比其他新勢力來說,在動力總成更有優勢?
江濤:目前我們敢說提出第一個概念,說明我們在這一塊有相應的優勢。首先從自研自造角度來說,我們在整個造車新勢力獲得的專利數量還有專利的含金量,無論發明專利的占比,包括算法層面的占比都是遙遙領先于同業對手。我們在這方面有信心是行業的領先做法。
主持人:我們的研發團隊是不是有擴大了一些?
江濤:我們研發團隊從零跑剛開始之后朱總就已經明確說動力這一塊要自研,最早的時候已經成立了電驅的團隊。從2015年到現在差不多6年時間,目前發展到差不多300來號人,這些人才都是國內、國際的一些頂尖人才。我們從技術成果來看,2019年發布了零跑的S1,已經率先實現了八合一,現在有一個品牌正在說它是做的第一個八合一,因為那個時候零跑聲量比較小,還沒有太多傳播,事實上我們2019年就實現了八合一。包括最近零跑的C11兩驅版本用的水冷電驅,也剛剛獲得了十佳新能源動力,這也是一個權威機構評審的。
馬上C11四驅性能版油冷電驅,我們應該是全球第二款真正量產裝車的油冷電驅,前一個是特斯拉實現的,其他造車新勢力還在跟進當中。這款油冷電驅不管功率密度還是效率在目前來看都領先于特斯拉。
主持人:現在有些企業在說"全棧自研",咱們提出的是"全域自研",這二者的區別是什么,零跑會什么會選擇全域自研?
江濤:全棧自研是互聯網的叫法,偏軟件的叫法,棧與棧之間,端到端軟件之間的概念。全域是除了軟件之外還包括硬件,零跑的全域自研都是軟硬件都自研。
為什么堅持全域自研呢?從客戶角度思考,實現全域自研之后車上面所有系統、所有東西都是我們自己控制開發的,這樣系統之間的打通、融合就更加充分。所謂的智能化的汽車相當于就能夠做得更加極致,簡單地講C11這臺車除了ESC之外,所有的控制器都是我們零跑自研制造。意味著不管車子、座椅、空調、音響、車門所有控制器都能非常順利地打通成一個系統。好比做機器人,機器人各個手、腳頭腦都是一起,不會出現頭腦控制不了手的狀態。全域自研就是深度、更廣、全面的深度智能化體驗。這是用戶的角度。
第二個是更加具有成本優勢,當我們規模上到一定量的時候,這些自研制造的零部件或者系統就會更加有成本優勢,這樣對于用戶來講就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加智能的車。這是從用戶考慮。
從零跑自身考慮,如果自己掌握了全部的技術,這樣就減少了被別人"卡脖子"的危險。
主持人:區別還是在咱們這邊硬件也在做自研。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凌芯01芯片。
江濤:凌芯01的芯片開發背景是當時在市面上沒有特別好的智能駕駛芯片,我們和大華關系比較緊密,我們的芯片和大華的智能安防這一塊可以共用,凌芯01的芯片大華可以用,我們車也上可以用,起到均攤成本的作用。但現在格局有些變化,能夠提供更高算力針對汽車的智能駕駛、智能芯片現在也越來越多了,可選擇的余地也越來越多。另外一個層面從安防角度來講不需要更高算力的芯片,但對于智能駕駛來說需要更高算的芯片,我們下一代為開發L4智能駕駛系統,可能考慮和一些專門做智能駕駛芯片的公司合作。
主持人:安防芯片迭代周期要更長一點?
江濤:它迭代速度沒那么快。
主持人:大概多久?
江濤:我對安防不太了解,具體多久不能確定,因為安防迭代涉及到政府采購,而且相對的單一一點,不會像汽車智能駕駛發展得那么日新月異。
主持人:現在C11交付情況怎么樣?有沒有受到芯片的影響?
江濤:C11交付目前對我們來說壓力比較大,因為現在預訂單非常多,到10月份已經有11000多臺訂單。11月份最后2天,一天訂單都超過1000。現在訂單勢頭很好,但是產能這一塊還在爬升階段,交付壓力很大。產能爬升有幾大原因導致交付慢,芯片在我們這里不是最核心的影響,也不是純粹因為我們芯片的制造,我們芯片自研制造的是高端芯片,基礎芯片還是會有一點影響。目前相對來說影響程度沒有人家那么大。另外電池電芯也會有些壓力。第三個是限電,我們工廠自己就會限電,供應商也會限電,這樣就會導致零部件供應、生產進度就會慢一點。也有一個原因就是新車型的導入本身就需要一定時間。綜合影響下,我們現在交付壓力比較大。
主持人:今年2.0發布會我也去了,說未來五年要推出八款車,接下來產品規劃有什么大概的透露?
江濤:目前能夠公布的信息還是以2.0戰略發布的為主,更詳細的車型現階段還不方便透露。
主持人:什么時候會發布呢?
江濤:明年我們會有新車,大概在北京車展的時候。
主持人:今年"出海"也成為了一個關鍵詞,也創了各種記錄,明年會有什么產品進軍海外市場?
江濤:在逐步推進,今年年底就會推出,明年我們要看看海外市場的情況,先探探路,再決定明年、后年推什么車過去歐洲。
主持人:現在很多傳統汽車廠商在推新能源的時候也在進行渠道的改革,也看到小鵬、特斯拉在往汽車園區、往經銷商模式走,您怎么樣看待直營模式和經銷商模式的差異。以后上量之后,有沒有一個更符合新勢力的銷售模式?
江濤:我們零跑目前銷售模式是直營+加盟都有,但從我們自己的判斷,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不能說將來哪種完全取代另外一種。加盟有兩個是發展速度比較快,二是可以借助經銷商的能力快速形成自己的能力。但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主機廠對經銷商之間的利益畢竟不是完全一致,主機廠更長遠一些,經銷商可能會更短期一點,這當中會有一定的矛盾。通過加強管理可以完善一部分。這里面有些成本的問題也會涉及,比如直營模式好處就是沒有了經銷商利潤的差額,可以給到消費者更直接的利益,這是它的好處。另外標準更容易統一。不足之處就是資金投入非常大,發展比較慢。再一個就是主機廠如果要管理那么多經銷商,你經銷商體系、人才培養是很大的挑戰,很容易導致不高。有可能做直營的模式效率還沒有經銷商高。這就看車企的實際情況。兩種模式我覺得是互補的。
主持人:本屆車展的主題是"新科技·新生活",上海車展主題是"擁抱變化",都在強調顛覆,您覺得這種顛覆是潤物無聲的還是突然爆發的?零跑在其中的使命是什么?
江濤:變化看以什么時間維度來看,如果以微觀時間維度來看肯定是慢慢變的,如果放在一個時間段里來看肯定是一個突變的。最近幾年汽車行業的變化比過去幾十年變化都大,但是方面某天來看可能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在這種環境對中國品牌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增強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現在確實到了這個拐點。中國的消費者接受程度、中國政府的接受程度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再加上中國智能化水平是最高的,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在接下來的電動汽車領域里面我們已經呈現了超車的勢頭。零跑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快速野蠻地增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