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MG領航:被漸變色車漆迷了眼,卻難忘這歐味兒十足的駕駛感
說來已經很久沒有接觸過MG的新品了,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之前的名爵6上。雖然當時這臺車極盡地想要讓世人知道它是一臺運動性向的轎跑,但內功修煉上似乎總與這個標簽差了點距離,即使這已經是當時國產車最接近運動的產品了。
這次試駕MG領航,也就是中期改款后的名爵HS,還是有一定期待的,想看看這個品牌在一段沉寂過后再次高光回歸是否有驚喜,而它實際的表現卻大大超越了我對它的期望,那種即使在當今一線國產品牌產品里都不多企及的品質感,讓人回味無窮。
MG領航現有1.5T和2.0T兩個動力組合的版本,2.0T+6DCT的組合大家并不陌生,此前在名爵HS上就有搭載,而和這臺車的潛在消費者相關性更高的就是走量的1.5T版本車型。1.5T+7DCT全新動力總成才是重點。
這次我們也重點體驗了1.5T版本車型,新的變速器確實不錯,正常油門開度提速時,低速換擋頓挫幾乎察覺不到,并且比之前的6DCT多了一個檔位,在高速巡航下高檔位行駛轉速會掛的更低,油耗也變得友好。
MG領航配備了4個常規駕駛模式選擇,控制按鈕就在檔把左邊,分別是經濟、日常、運動、自定義,此外在方向盤上還有一個super sport的超級運動模式單獨開啟。多種模式不斷切換體驗下,我個人的感受是,如果日常代步的話我會更傾向于運動模式。
因為經濟和日常模式的油門響應實在是過于慵懶,尤其在有偶發的提速需求時很難跟得上我的響應,但切換到運動模式后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油門響應變得很積極跟腳,初段也沒有2.0T版本那么躥那么難以控制,積極輸出就是最好的狀態了。
如果有明顯的運動需求,開啟super sport模式還是能體會到差異的,在運動模式下它的各方面表現會再上一層樓,尤其是轉向手感的提升,會讓你的駕駛變得更有信心,而日常代步的話其實偏輕柔的手感已經足以滿足我,畢竟這種工況下我可不需要太緊繃敏感的方向盤和豐富的路感出現。
底盤質感是我最驚訝的表現之一,它的整體感、高級感相比起之前的產品真的進步不小,尤其是在我們日常最高頻遇到的細碎顛簸和溝坎面前,它將這種內容處理地很有韌性,傳遞進車廂內部的震動不會有擾人的顛簸,只有很溫柔的過濾。
雖然沒有看到底盤細節,不過我是懷疑除了ZF薩克斯避震器和米其林PS4輪胎的功勞外,它的全框式副車架與車架的連接處也用了橡膠襯套來進一步提升質感。
在激烈駕駛時MG領航底盤反饋挺不錯,XDS彎道動態控制系統沒白用,高速并線一氣呵成沒有較大的側傾帶給你極強的不安全感,山路連續變向時信心也很足,底盤支撐性好,前排座椅包裹性也好,后排座椅舒適度也足,就給人很好的反饋。
體驗上倒是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在山路連續轉彎時副駕駛乘客會跟著G值左右搖擺,這時負責支撐身體的左膝蓋和中控臺接觸的地方就比較硬,如果能將軟性皮質覆蓋面積更大,對乘客體感會更好。
但NVH給人的反饋就更讓人愉悅了,這絕對不是緊湊級SUV該有的表現,像經典的日系SUV,比如CR-V、榮放這種車型壓根就跟MG領航沒法比,即使是NVH做得比較好的美系車,比如昂科威,真的和它也就不相上下。
NVH是玄學,想要提升整體效果可是真的要下了本的,全車僅我能看到的在發動機艙、輪拱處就做了不錯的隔音加強,而它的地毯隔音墊25mm厚,前風擋玻璃是雙層的,側窗雖然不是雙層夾膠玻璃,但也都達到了4mm厚,綜合下來得到的效果就顯而易見。
但其實愉悅感不止停留在駕駛層面,靜態品鑒也有不錯的品質感,而這種品質感大多來自于車身配色之一的賽博灰,它是一個漸變色車漆,在陰影環境下呈現銀灰色,陽光下正視呈藍灰色,側視則呈現紫紅色。
這種如夢如幻的視覺享受很容易讓人沉醉,也沒想到會出現在一臺十幾萬的國產SUV上,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剮蹭過后的修補,如果不是整體做漆,質感肯定大不如前了。
2.0T版本在外觀上和1.5T區分不大,除了尾標以外就是紅色前唇是2.0T黑白灰三顏色的專屬,新的設計風格挺凸顯動感型面的,中網造型是最個性的地方,把中間的MG大標映襯的很好。
尾部相對來說沒有車頭那么驚艷,但該有的時尚元素可是一點不缺。整體圓潤豐富的曲面設計配合賽博灰的顏色那才真的叫絕配了。
主打藍白游艇色的內飾搭配看上去挺舒服的,這也得益于質感不錯的內裝材料搭配才能體現出這種效果,另外這種獨立懸浮式的中控大屏其實并不落伍,比起一味從眾的雙聯屏設計,好用才是第一要務。“你好,斑馬”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總結:緊湊級SUV頭部集聚效應很明顯了,哈弗H6、吉利博越Pro、長安CS75 PLUS、傳祺GS4這幾大頭部產品在前,MG領航改頭換面歸來,從差異化、產品實力等方面來講,還是有的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