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新3系拆解之“片尾有彩蛋” 看那些另類神奇設計
寶馬3系拆解完畢,各種報道也陸續完成,還有什么料沒報?大到車身結構,小到鈑金涂裝,牛車實驗室的幾十篇原創相信足夠大家參考。不過,在本次拆解的報道尾聲,我們還是從幾百張照片里發現了一些拆解報告中沒有涵蓋,難以歸類的細節,本文就位大家呈現。設計很神奇,全當個拆解之后的彩蛋來看吧。
拿尼龍帶來固定東西不足為奇,但是出現在寶馬上就很神奇了。前部的塑料泡沫緩沖層,插入之后可能并不是太穩固,設計師就專門搞了一條尼龍綁帶再扎好,感覺有點手工作坊的意味啊。由于塑料泡沫并不太結實,插拔一次就松了,綁帶再固定回去也沒什么意義了。
發動機艙靠近風擋的左右兩邊都是大空腔,因為發動機是縱置式,所以避震塔頂就前移了不少,導致后部有了大體積的空腔。然而,這個位置并沒有被設計師利用,右邊是剎車油剎車泵,而左邊就是這么空著,原本可以擠一擠放個電瓶,但是電瓶也被挪到了后備箱里。最終這個地方還是空著,沒任何作用,就有可能產生風噪,所以設計師又在這里貼了隔音棉。
前門板里,最前端的角落處,出現了一個很不起眼的東西——金屬三角框。當然,說這個東西是加強件就有點過了,充其量是個在門板發生擠壓時的輔助支撐架。因為角落處本身就是薄弱環節,但其實際作用很難考證。
后備箱里的設計總是被忽視,估計很多車主也不會專門把頭鉆進去看結構。很不幸的是,新3系的后備箱上面鋼板直接裸露,沒有任何的隔音止震處理,這里也沒有出現常見的音響。鋼板表面也只是淺淺一層漆,當然也沒有哪個廠家愿意給這個部位噴涂真正的色漆涂層。
白車身上有很多孔洞,有的是生產需要預留的施工孔,有的是輕量化處理,也有排水孔、走線孔等等。不過有的孔洞最后會導致行駛共振或噪音,經過設計師在電腦上的模擬計算,會在生產的最后環節,把有問題的孔洞封閉,比如圖中B柱的這個圓形銀色丁基膠,就是堵住了一個施工孔。
后座兩邊比較神奇,只有右邊多了一根鋼管,而且是比較粗壯的中空結構,左邊沒有這個東西。仔細研究發現,這里面走的是油箱透氣通道的管路,由于底盤平整,而且油箱是分體式,再加上后驅傳動軸,最終導致底盤下空間太狹小了,油箱透氣通道都沒地方設置了,就來了個如此設計,真的是讓人比較吃驚。不只是新3系,老X3也是如此的。
最后這個是排氣管的橡膠止震塊,也是比較有趣的設計。其實沒有這個東西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底盤下這點小震動,其實也傳不到駕駛艙里。不過寶馬的設計師還是比較細致,設計了這個組件,成本相對于整車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了。
總結:每輛車在拆解的過程中,總會給你帶來一點“驚喜”,很多時候都是沒見過的細節設計,不仔細研究還真不知道是什么作用。不只是豪華車會有神奇的東西出現,可以說每個車都有這種被挖掘的潛質。由于汽車系統的龐雜和零部件的細碎化,工程師們也只是負責自己的那一小部分工作,所以在一輛車上同時出現多種非常規零部件都是很正常的。在今后的拆解欄目里,我們也將繼續和大家分享好玩有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