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物空間20處,第14代軒逸能裝下你的全部“零七雜八”嗎?
大空間一直是日系品牌主打的產品賣點,除了乘坐空間,儲物空間更能反映設計師對于細節的追求。近期,牛車實驗室對第14代軒逸的車內儲物空間進行了細致的測試,看看這些儲物設計能滿足您的需求嗎?
圖片中的參照物主要為348ml小瓶裝礦泉水和200張中包抽取紙。
首先來看前門門板。日系車習慣把車門把手設計成平底封死狀,這樣可以算作是一處小儲物空間。其實我一直都不太理解把門把手設計成上下貫通式的,除了可能造成衛生死角,小編實在想不出其它理由。
門板下部的長條儲物格只能放下一個水瓶和一本手冊,由于后部寬度不夠,平放一瓶礦泉水的空間都是沒有的。
排擋區的儲物空間利用頻率最高,也最考驗設計師的空間利用率。排擋桿前方是一處缺角矩形狀的平面儲物格,儲物格為斜坡設計,并且配有防滑墊。放置手機和錢包時,不僅尺寸合適,而且拿取方便,車輛加速時還不會向后滑落,USB接口的高度也不會影響放置物品,實用性非常高。
兩個水杯架基本是大部分車型的標配了,但軒逸的水杯架有些過于簡單,不僅沒有防滑墊也沒有限位器,就是一個塑料盒。放水杯后產生的框量很容易造成遺灑,放硬幣和鑰匙又容易產生異響,這個成本省得有點太影響實用性了。
排擋桿正后方一處小的儲物格體現了設計師對空間的極高利用率。放鑰匙或硬幣倒是很合適,不過同樣是因為沒有防滑墊,必會帶來讓人厭煩的異響。此前,我們提到過軒逸的腳剎讓人很難適應,那么如果這個位置改為電子手剎,會不會更好呢?
中央扶手箱內設置了一處USB接口,因此也侵占了一部分空間,使得扶手箱內的空間并不完全正方。經過測試,小瓶裝礦泉水可以完全放入,儲物容積和深度都不錯。
副駕手套箱內的空間基本處于同級水平,沒什么亮點也沒有短板,只是打開的時候,會影響副駕的腿部。手套箱內可以完整擠下6小瓶礦泉水,此外,我們還模擬了車主放置抽取紙、用戶手冊和挪車電話等物品的場景供您參考。
天花板位置的儲物設計比較讓人滿意,兩個遮光板均配備了卡片夾,閱讀燈處還設置了眼鏡盒,這在緊湊級轎車中是很少能夠兼得的設計。不過卡片夾的韌性太差,塑料片的質量也不是很好,夾一本行駛證已經是極限了,甚至給人一種卡片夾要折掉的感覺。
后排門板同樣可以看做是兩處儲物格,分別為上門把手和下儲物槽。下儲物槽底部為階梯設計,算是給杯架象征性做了限位處理,生擠的話可以放下兩小瓶礦泉水。
副駕座椅靠背設置了一處儲物袋,放保險單等單據材料非常合適。就是儲物袋的高度太低,大面積的材料裸露在外,影響美觀。
后排中央扶手同樣是兩個水杯架的標準配置,不過前排都沒有防滑墊+限位器,后排就更不要考慮了。
后備箱空間還是非常不錯的,開口很大,地板比較低,整體空間非常平整。以我們拍攝用的設備箱和三腳架作為參照物,放置到最里端,還有非常大的余量空間。當然,如果行李廂兩側再加入一些單獨的儲物格就更好了,畢竟這么大的空間,單獨放置小件物品顯然是無法固定的。
好了,我們對軒逸的車內空間進行一下整合:前門門板2x2、排擋區x4、扶手箱x1、手套箱x1、卡片夾x2、眼鏡盒x1、儲物袋x1、后門門板2x2、后排扶手x2,共20處儲物格。
以上就是第14代軒逸的車內空間測評報告,整體來看,軒逸的儲物空間設計還是比較豐富的,見縫插針式的設計即便用不到,也給人很大的滿足感,體現了設計者的良苦用心。然而,像限位器和防滑墊這樣的小細節,明顯是由于成本因素被廠家忽略。一個限位器、一個防滑墊,其實真的沒有太高成本,但軒逸明顯是東風日產的銷量擔當,如果一個車省下十幾元成本,那么幾萬臺車將會是一個很高的利潤數字。利潤對于廠家來說固然重要,不過我們也希望廠家在實用性方面還是要多為消費者考慮,一個小小的貼心設計,可能會換來更優異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