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代軒逸拆解】地板結構和設計篇 塑料泡沫成主角
第14代軒逸的拆解報告,今天帶您了解地板結構設計。軒逸的節約成本在地氈層已經開始,僅有一層毛氈墊,也真是非常罕見的設計。下面的空間都用大塊塑料泡沫填充,整體來看地氈層缺少了防水防潮層,從外表卻是看不到的。
一般來說,車內地板覆蓋物至少有毛氈墊、防潮層、發泡層, 有的車還會有第四層。軒逸僅有一層,也真是史無前例了。就只有最上面的那層黑色毛氈,下面的有沒用反正車主也看不到。即便是很多車采用的比較惡心的再生棉防潮層,軒逸也是根本不給你。
掀開地氈,下面露出的白色塑料泡沫真的讓人很吃驚。這種材料和常見的泡沫并沒有什么區別,只是上面多了一層塑料袋包裝。也有不少車會在地板局部使用塑料泡沫,但從來沒見過帶著塑料袋的。軒逸為什么要如此設計呢?工人懶得撕掉包裝?
地氈僅有一層,下面的線束還沒有什么防護,在車里喝飲料要當心了。有液體灑了還真是比較危險,地板沒有防水防潮層,要是造成線束周邊有濕氣可不是什么好事。
后排的塑料泡沫,還很貼心的根據地板形狀,設計了“L”形狀造型,一大一小“組合裝”,很是和諧。不知道塑料袋在行駛中,會不會因為腳踩地氈產生摩擦,發生異響。
把覆蓋物都去掉,露出地板真實模樣,基本上都被貼了瀝青止震板,面積之大有些震撼了。不經過計算,全貼上倒是很節約實驗經費,瀝青板成本很低,多貼總比不貼強。
軒逸車內多次發現殘留和破損的膠布,地板下也有驚喜。
僅有一層的毛氈墊也沒有延伸到后排座椅下方,以平米計算成本的毛氈墊,看來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環節。
全文總結:軒逸的地板結構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把成本降到最低,從表面看不出來”。無論是塑料泡沫,還是單層覆蓋,或是毛氈墊缺失,從外觀都是看不到的。如果說軒逸的定位是家用,那么它缺少了很多舒適性設計,如果真如4S店所言,買軒逸很多人都是去跑滴滴的,那就可以不計較舒適性了,車價越便宜越好,至于配置和設計那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