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實驗室】第14代軒逸拆解10大亮點精編版 是成本作祟還是設計退化?
牛車實驗室對于第14代軒逸的拆解已經完成,近日陸續發布了多篇相關原創文章。有不少網友想盡快看到完整版拆解報告,也有留言表示每天一段不過癮。本文就將本次拆解的10大亮點進行了精編,先行推出,希望能夠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本文重點在于軒逸和同級/同價位車型鮮明的對比)。
一、前部多處金屬缺少色漆層,節約成本:
二:地氈僅一層,泡沫來填充:
三:車頂單薄加強筋,全無隔音止震設計:
四:碳罐位置很神奇,車尾碰撞高危區:
五、拼接車門廉價,技術含量老舊,美觀度差:
六、傳統點焊本身沒什么技術含量,參差不齊是為何?
七、中央排氣隔熱鋁箔也要省錢,平面鋁箔散熱面積小效果差:
八、同級車都在用獨立懸掛了,軒逸的扭力梁還沒有防傾桿:
九、后排座椅下光禿禿,無地氈墊延伸:
十、手工膠布固定線束,拆解后發現多處:
全文總結:第14代軒逸,本身在命名上也是存在一些“編故事”的嫌疑,查看軒逸官網可知,其實從第1代到第11代根本和現在的國產軒逸沒有任何關系。軒逸車型也是在2006年(官方稱第12代)才上市的,第14代軒逸這個“14”其實就是包裝出來的,讓人感覺這個車型很具有歷史淵源。
不得不說,廠家在營銷上很成功,軒逸的銷量也是每月幾萬臺車,的確很不錯。但是在賺錢的同時,也希望廠家不要忘了消費者的利益,多少給點誠意吧,但愿第15代軒逸能夠少一些成本上的妥協,多一點真誠。
相關標簽:
軒逸 拆解
免責聲明:牛車網是廣大網友共同參與的一家汽車行業網絡交流平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包括專家)均可在牛車網旗下WEB網站或者APP移動端發布文章和帖子,其內容無法一一證實,所以牛車網對這些內容不承擔責任。如果網站內容中存在版權和真實性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調查并做相應的刪除處理。server@niuc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