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號天籟”僅限外觀 第14代軒逸靜態解析
第14代軒逸,牛車實驗室已經提車,那么接下來,一系列的測試項目將陸續開展。不過別著急,在正式拆解測試前,小編先帶大家品鑒一下第14代軒逸,看看新車究竟有哪些亮點。
牛車實驗室購買的是2020款1.6L XL CVT悅享版,指導價12.99萬元,屬中配車型。所以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款配置,其它車型還以實車為準。
都說軒逸是小號天籟,這一點確實名副其實。如果把前臉描述為家族化設計,小編都略覺得顯委婉,倒不如說就是完全照搬天籟,以至于驗車上牌時,檢驗員都誤以為是新款天籟。
Vmotion 2.0設計運用到了新款軒逸上,粗壯的V形鍍鉻飾條將車牌緊緊裹住,車頭整體向下俯沖,顯得既年輕又激進。
中配車型已經配備了LED大燈,提出表揚。相比于鹵素光源的黃色光效,LED不僅照射效果好,還能夠提升很強的檔次感。
仔細觀察,左右保險杠與翼子板的接縫處均有不平整的情況,雖然不影響駕駛和安全,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新車的裝配工藝還有待提升。
中配車型配備了16英寸雙色雙五輻輪圈,輪胎尺寸為205/60 R16。頂配車型的輪圈造型與實拍車型基本相同,但尺寸為17英寸,輪胎扁平比更小,尺寸為215/50 R17。
該款是全系較為暢銷的一款配置,無鑰匙進入、天窗等實用配置均有配備。
黑色車看起來還是略顯老成,特點十足的C柱設計被隱沒在車身顏色中,而懸浮式車頂的效果自然也是無法體現。
尾部雖然依舊效仿了天籟,但由于軒逸加長了軸距,尾部更加短小精悍,能夠明顯看出其略小一號的身份。
尾燈進行了熏黑處理,但并未像前大燈一樣采用LED燈組,而是選擇了鹵素光源,視覺效果略差。
后備廂的開啟邏輯有些欠妥,當鑰匙未在車尾時,后備廂只能通過方向盤左側的開關按鈕或鑰匙上的按鈕開啟。也就是說,即便是解鎖狀態,如果沒有隨身攜帶鑰匙,也無法使用后蓋上的按鈕打開后備廂。我們這款軒逸已經配備了無鑰匙進入功能,鑰匙一般會被車主放置在背包內,如果臨時下車拿取物品,則必須先按下車內開關,這與正常的開啟邏輯有些不符。如果說是出于防盜考慮,那么與自動落鎖功能又有重復,因此該設計有些略顯不便。
由于配備了倒車影像,車尾的并沒有再增加倒車雷達,較為遺憾。保險杠下部設計出了模仿超跑擴散器的樣式,雖然對于軒逸這類家用車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也營造了些許的運動感。
由于外觀的先入為主,內飾也很容易讓人和天籟進行比較。軒逸的內飾與天籟有一定區別,中控臺的斷層式設計造型營造出了很強的層次感,與天籟的一板一眼形成了明顯的差異。
方向盤采用了D形的平底設計,但右側多功能按鍵則只是一個黑色面板,顯得有些突兀。這并非是由于中配車型的緣故,頂配車型也依舊是一模一樣的設計,讓人有些不能接受。
雙圓形儀表盤讓人再熟悉不過了,不過有一處細節值得注意,就是轉速表的刻度尺并非完全一致,0-2000r/min的刻度區間略小,容易給駕駛員帶來轉速較低的錯覺。
8英寸的中控屏幕在這個年代不算大,但在整個內飾中顯得剛剛好。中控屏幕融合了多媒體、高德地圖、藍牙電話、倒車影像等實用功能,但系統反應速度和UI設計還有待提升。
中部三顆圓形出風口在內飾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內飾看起來更加活潑,擰動中央旋鈕還可分別開閉。下方空調開關使用了機械按鍵與旋鈕的組合式設計,設計效果和實用性都不錯,只是溫度調節還是傳統的紅藍區標定,顯得有些古老。
排擋桿前方設有一處USB電源與點煙器電源,不用擔心不夠用,中央扶手箱內部還有一處USB接口。
由于采用了機械式腳剎,得以給排擋區留出更多儲物空間。美中不足的是杯架內部沒有限位器,儲物格內也沒有防滑墊,不僅不容易固定住水杯等物品,也容易產生異響。
軒逸的座椅在這個級別絕對算逆天的水平,柔軟是它的最大法寶,而包裹性和膝部支撐都比較到位,用沙發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后排座椅的包裹感略打折扣,但延續了前排的柔軟,并且中央扶手以及后排出風口均沒有缺席。作為主打家用的緊湊級轎車,對后排乘客的照顧同樣重要。
后排座椅兩側的頭枕與靠背連為一體,而中央頭枕則采用了上下可調的獨立設計,讓人有些不能理解,并且座椅靠背也不支持放倒,實用性略打折扣。
官方給出的后備廂容積是560L,從實際使用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它空間上的優勢,不僅開口很大,而且地盤也更低,拿取物品會更加方便。
由于有了天籟作鋪墊,軒逸的登場并未產生當年思域的驚艷效果。不過與上代車型相比,軒逸的變化也可謂是大刀闊斧。接下來,我們會陸續為大家帶來新車的動態測試、車內空氣測試等項目,敬請關注牛車實驗室的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