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3+2:“德原朗”的蛻變 全新大眾朗逸優缺點解析
說到“德原朗”一次其實有些諷刺,這個詞源自大眾黑的口中,大眾朗逸作為大眾旗下一款中國特供車,全部為中國本土消費者而設計,制造。除中國大陸以外其他地方沒人能享受大眾朗逸這臺車。這也就招來一大票黑子的怒噴:“什么德國車,人家本土德國都沒有這車,算什么德系!都是糊弄中國消費者!”對這種話語我不想做任何多余的評論。買這個價位的車是為什么?是為情懷?還是為性能?亦或是為國外制造?都不是!我花十幾萬塊錢買車,為的就是服務于我,能在生活,工作,家庭方方面面都照顧的到,就夠了!就是那句話: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本期選車3+2就到大家看看這個中國特供車的優缺點有哪些,到底值不值得買。
優點:
1.越級的空間表現
想要一臺稱職的家用車,空間是必須的。如果開過上兩代朗逸的人可能知道,朗逸的空間尤其后排空間在同級別中已經算是上等了。全新的朗逸在上代的基礎上軸距更加長了78mm,達到了2688mm。這樣的數據在同級別中已算翹楚,不用感受也能知道,以大眾的作風,后排空間必然小不了。
通過對比,大眾新朗逸與老款朗逸,新英朗以及大眾自家寶來之間的長寬高等尺寸各有千秋,不過細心可以發現,新朗逸在車長,軸距這兩個主要體現乘坐空間的項目上屬于領先水準。總的來說,在這幾個主打稱作空間的車型中能夠脫穎而出,也充分證明了新朗逸擁有越級的空間表現。
2.同級別優秀的油耗表現
2018款全新朗逸上市后放棄1.6L自吸發動機,留下1.5L自吸和1.4T高功率發動機。就連低配的1.5L發動機,在保證日常動力足夠的基礎上,燃油表現非常討喜。
工信部給出的綜合油耗5.5升每百公里,實際有好也僅僅在7.5升左右,這個級別這個尺寸這樣的油耗真沒得說。如果不滿足于1.5L自吸的動力,還有1.4T高功率可選,有了更強的動力,耗油量可是一點都沒升高。實際綜合油耗基本在7升左右。不得不說,大眾的EA888發動機別的不說,油耗表現真的是值得肯定的。
3.全新平臺配置升級
本次朗逸全新換代,摒棄了以往老舊的PQ34平臺,使用了大眾集團最新的MQB平臺。平臺的轉變讓2018款朗逸與以往老款朗逸有了很大的區別。
主要的區別于基礎配置的下方,例如全系全車玻璃一件升降,全系LED大燈,全系自動啟停,全系胎壓監測,除最低配外標配自動駐車等等。
這些配置以前都是在中高配車型上才能見到的,現如今也算是得益于新平臺,朗逸也全系享受這些配置了,這點還是十分值得稱贊的。
缺點:
1.全新平臺總體換湯不換藥
說到缺點,還要接上一個優點來說,新朗逸采用了全新MQB平臺。按理說應該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才對。但是很可惜,或者說很奇怪,新朗逸的改變并沒有宣傳中的那么大。
原本軟綿綿的油門反應依舊是那個樣子,踩下去一半才能有動力反應,非常有助于避免油門太過靈敏造成“竄車”。
新平臺下的懸掛依舊那么軟,當然在乘坐舒適性表現上更好了,但這也直接導致了懸掛側向支撐力不足,轉彎時側傾較大,還是老朗逸的樣子,沒有改變。
除此之外新一代朗逸為了縮減成本在車輛各處用料明顯下滑,全車中控沒有一丁點地方是軟的,尤其低配車型,沒有任何裝飾是其他材質,清一色的硬塑料,就算是價格降低,這樣糊人的造車態度實在不能讓人接受。
2. 1.5L發動機動力差強人意
說完駕駛再看動力,全新朗逸兩種動力中,1.4T高功率發動機動力還是足夠的,不管是日常駕駛還是小激烈一下,都能盡量滿足需求。
但不得不說的是1.5L發動機,動力實在不敢恭維,這臺發動機所能夠帶來的動力基本只能滿足日常的家庭使用。選擇這款發動機的搭配自動擋的車主日常紅綠燈的起步是這樣的:油門踩到一半,車開始走,油門超過一半,轉速上3000,動力依然是很疲軟的頂上來,就醬。但有一點不得不說,所說這款1.5L發動機動力弱,高轉下聲音比較大,但所幸高轉聲音還算好聽,加上尾部排氣聲。深踩油門加速還能有一種跑車的感覺呢。
總結:全新朗逸用了全新的平臺,空間更大,基礎配置有提升,但內部用料方面卻有縮水,1.5L和1.4T兩款發動機油耗表現均不錯,綜合考慮動力之下,還是推薦280TSI低配即可滿足日常使用。
(以上圖片出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