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換代就不得不優惠 全新朗逸還能創造銷量奇跡嗎?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知道這個廣告詞的人,現在也步入而立之年了吧。就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國內的轎車市場就出現了一輛神車——桑塔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它已經漸漸現時在我們的視野。而到了08年朗逸的出現仿佛就是為了接替桑塔納的神車頭銜,這十年來,350萬的銷量更是最穩了銷量冠軍的寶座。
朗逸的銷量
說它是神車總要有個依據,在這個用銷量說話的年代,就讓我們回頭看看,朗逸自2008年6月25日上市起,所取得的成績。
從上面的表中不難看出,朗逸在這十年的時間里,銷量已累計突破三百萬輛(含2008年上市至2008年底及2018年1到3月份的銷售數據),而且其在轎車領域(含合資及國產品牌)的銷量排名,也從剛上市之初不久的11名一下子躍居前列,而且近四年的時間里始終穩坐頭把交椅。
要知道,在這十年的時間里,朗逸的平臺始終未變,僅在動力總成方面做出過調整,就靠著這些,朗逸秒殺了卡羅拉,追平了凱越,甚至將師出同門的兄弟寶來也遠遠地甩在了身后,更是將原本強勁的韓系對手伊蘭特挑下,如此堪稱逆天的表現,朗逸靠的又是什么?那我們就從頭說起吧。
朗逸的前世今生
朗逸是上汽大眾專門為中國消費者所量身打造的一款定位于家用的A級轎車,同時上汽大眾還故弄玄虛的給朗逸起了一個英文名字lavida。好像再跟我們說“你看,我有英文名字,我血統純正”。結果卻是欲蓋彌彰。一開始大眾方面對朗逸所用的平臺也是只字不提,但是它好像忘了中國有句俗語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沒過多久我們也都知道,這神車用的是老態龍鐘的PQ34。不過也不得不承認,PQ34平臺上曾經誕生了堪稱經典的那一代捷達車型,皮實、耐用、可靠也許是很多車主對那個平臺的記憶,在這個平臺上打造的朗逸,當然也毫無懸念的繼承了這個平臺的優良品質,所以即使PQ34在國外消費者眼中已經步履蹣跚,但它在中國依然神采奕奕。而且所謂中庸、老舊,在很多情況下同樣是經得起檢驗的代名詞,定位于A級的轎車和其潛在的受眾群體里,也許正是希望找一輛能夠用得慣、用得住、沒毛病的車。并且作為一輛中國專供車,參與設計的多為中國工程師,所以朗逸也的確比同根生的寶來更符合中國車主的使用習慣,這也就是其銷量碾壓寶來的原因了。
所以說,精準的受眾定位、恰如其分的平臺選用,朗逸在車輛研發設計之初,即已占得先機。只能說上汽大眾太懂中國人了,再加上前輩桑塔納的群眾基礎,銷量冠軍確實是情理之中。
朗逸的大換代
PQ34平臺放在十年前還可以說是“技術成熟”,但是又經過了十年的歲月洗禮,并且還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十年,它已經不是用“略顯陳舊”能形容的狀態了。再日益先進的競爭車型的追趕下,朗逸終于換代了。
今年5月25日,上汽大眾全新朗逸正式上市,比十年前提前了一個月,好像迫不及待的要展示自己。很多人說它更運動了、更年輕了、更時尚了。而小編第一眼的印象卻是“這有點像東風A9”。
可能是市場同化的太嚴重,全新朗逸雖然符合當下的審美,但是遠沒有十年前剛出生的時候驚艷。
再一個讓我失望的是價格,11.59-16.29萬元的指導價,我是真的不太理解。在小編的理解中,換裝MQB平臺給消費者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價格下降,然而朗逸不降反升。了解模塊化生產的人都知道,模塊化生產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既然成本都降低了,價格怎么還漲了呢。而且也沒有想象中的配置提高。難道新車型是為了促進老款銷售么?寫到這小編給上汽大眾4S店打了一個電話,得知全新朗逸已經有12000的優惠了,真心想買還能再申請,聽到這小編掛斷了電話會心一笑。呵呵,預料之中。
寫在最后
全新一代朗逸在車身尺寸上要比現款大上一圈,其長寬高分別為4670mm、1806mm和1474mm,軸距達到了2688mm。雖然在尺寸方面相比上一款車型有所增加,但這完全不是漲價的理由。那朗逸的成本是不是用在了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呢?小編目前還不知道,等下個月拆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