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01自命合資品質如何? 看領克01拆解評測(上)
采用沃爾沃血統CMA基礎架構的領克01是目前國產高端SUV的代表,拼命鼓吹自己是合資車。各種公關話術都以合資自居,生怕別人知道其背后是吉利而顯得“丟人”。
本文是領克01拆解報告,經過一段時間的詳盡測試、拆解、研討以及觀點匯總,拆解對比報告終于與大家見面了,眾所周知,領克01是吉利所生產,雖然與沃爾沃共享造車平臺,但這并不等同于產品無差別,那么到底品質如何呢?
牛車實驗室拆解所用的領克01,為牛車網自費購買,拆解過程公開,全部素材及內容最終以專題形式發布。全面拆解,客觀評定,內容無傾向性,歡迎廣大網友讀者隨時與我們互動溝通,更期待各界人士前來牛車實驗室參觀交流。
前部防撞結構
領克01的前防撞梁比較單薄且不完整,中間有缺失部分,整體包裹緩沖泡沫,但其優點在于杠體采用鋁合金材質,吸能好且質量較輕。還有左右兩端特別設計了潰縮凹槽,在發生碰撞時能夠快速吸能且變形直至斷裂,這樣可以減少機艙內部的零件損壞。防撞梁上方用金屬支架直接連接水箱框架,起到支撐杠皮的作用,這樣的設計看似合理,但是一旦發生碰撞很可能導致整個前部構造嚴重變形,增加后期維修費用。
杠體內部并沒有特殊的吸能結構,后方設計了體積超大的吸能潰縮盒其內部為蜂窩狀,吸能效果比傳統造型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對整車及乘客造成的碰撞傷害。車頭左下角單獨安裝一個自啟停電瓶,這樣的設計在前部發生碰撞時損壞幾率較大。
發動機艙設計
領克01采用了機艙全封閉的設計方案,打開艙蓋只能看見樹脂護板,發動機細節完全隱藏。廠家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彰顯產品高端上檔次,然而這種做法不但不能防塵,更有可能產生共振。隨著時間的推移蓋板會逐漸松動從而產生共振發出噪音,駕駛感受會有所下降。
發動機蓋板采用整體發泡材料,可有效的降低發動機噪音,機艙表面的隔熱效果也有一定提升。但是機艙內防火墻上部區域卻沒有隔熱鋁箔,這會導致發動機熱量直接傳至駕駛室,給用戶帶來不好的駕駛體驗。
機艙內部管線防護較為嚴密,很多都是用波紋管包裹,但也有部分管線裸露在外。部分焊接件缺少鈑金膠和防腐處理。不知是節約成本,還是質檢太寬容。
翼子板結構
領克01翼子板整體金屬框架比較完整,采用局部雙層加強結構,覆蓋件完整度較高,無明顯拼接,焊點排列較為工整,焊接工藝規范,這樣的設計可以在發生碰撞時有更好的吸能效果,有利于乘客安全。
但是依然有不足的地方,部分防腐蝕和防銹處理還是不到位。鈑金覆蓋件內部設計了發泡隔音材料,但面積較小,內側的瀝青止震貼片屬于比較少見的設計,有利于減小翼子板外皮震動。
后防護結構
領克01后防撞鋼梁采用弓字形的設計,吸能盒帶有潰縮引導槽,能夠在撞擊時引導形變,起到緩沖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車內安全,這是在多數德國車上出現的設計方式。單看防撞梁設計的還是不錯的。但杠體竟然安放在了后尾門內側,碰撞時會先碰到后尾門,防撞梁不能起到保護作用,會造成后尾門的嚴重損壞,這完全是不必要的損傷,很不可取。
防撞梁兩端都有吸能盒,但是左側吸能盒有一道潰縮引導槽,右側則是兩道,顯然右側吸能效果更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拖車鉤的位置導致了這樣的設計。但是總體來看右側的防撞效果一定比左側的要高。
前后車門結構
領克01車門采用一體沖壓工藝,美觀度較高。車門防水層采用樹脂材料密封,密封效果好,但是給維修拆解提高了難度。前后車門內飾板均貼合大面積原生隔音棉,后門特別設計了隔音泡沫,這樣的設計可降低車內噪音。
前門內部采用弓形防撞梁和一道加強筋,弓形防撞梁比常規的圓形防撞梁防撞效果要好。止震貼采用成本較高的環保丁基膠,這種合成橡膠是可再生材質基本無異味,符合其高端定位。可降低因車門震動所引起的噪聲。后門同樣為弓形防撞梁但沒有加強筋,防撞能力稍弱于前門,止震材料同樣是丁基膠。
四門框焊點差距較大,前門稀疏無規則,間隔空隙很大,最稀每延米焊點8個最密也僅有18個,后門每延米焊點18個,非常稀少,這樣的做工有悖于其“高端”定位。
寫在最后: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了領克01前后及四門防護的拆解報告,總的來說在用料和設計方面還是有一定考究的,來自沃爾沃血統的造車平臺確實給了吉利一些幫助。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整個的拆解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其前杠連接水箱的金屬支架,在碰撞時容易讓前部嚴重變形,車頭左下角的自啟動電瓶完全沒有保護措施。后防撞梁在尾門內側的設計也讓人不能茍同。整車很多地方缺少防銹和防腐蝕處理,這會使車輛使用壽命有所下降。
那么本篇文章已經對領克01的前后防護結構以及車門防護結構等做了點評和分析,下篇文章當中,我們將繼續為您介紹領克01的內飾和底盤懸掛的設計結構分析。更多關于領克01及WEY VV5拆解評測內容、動靜態評測等,敬請關注牛車網,牛車實驗室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