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不住的新捷達”從前盤后鼓說起
新捷達自換代以來,該車型除了頂配版本以外,后輪均采用了傳統的鼓式制動器,有人說新捷達在連老年代步車都采用前后盤式制動器的年代仍采用鼓式制動器不夠誠意;也有人說鼓式制動相比盤式制動性能差別不大,甚至還有維修成本低的優勢。而新捷達在我們的進階動態測試(點擊查看)中,100-0km/h的制動成績為44.711m,對于它1.1噸的整備質量來說確實有些偏差,那么到底新捷達采用前盤后鼓的制動形式有哪些利弊呢?
盤式制動取代鼓式制動器是大趨勢:
1900年,邁巴赫首先使用了鼓式制動器,但在1953年的勒芒大賽上,采用全新盤式制動器的三臺捷豹賽車因優異的制動性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因此乘用車領域逐漸開始采用性能更加優異,且制動性能更加穩定的盤式制動器。直至20世紀80年代,盤式制動器基本取代了前輪的鼓式制動,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汽車前輪均采用的是盤式制動器。
不過,因制動過程中車輛重心前移,前輪在制動過程中承擔了大部分的制動力,而后輪所能提供的制動力相對薄弱,因此直至今日,仍有部分低端車型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后輪繼續沿用了鼓式制動器,但隨著盤式制動器技術的逐步完善和成本的下降,后輪鼓式制動像前輪那樣被盤式制動所取代也只是時間問題。
鼓式制動相比盤式制動有哪些劣勢?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摩擦材料的逐步升級,鼓式制動與盤式制動所能帶來的制動力幾乎沒有差異,且質量更輕,甚至傳統的鼓式制動器因技術老舊,能夠帶來更低的維修與保養成本。但有如此優勢,為何還會被盤式制動所取代呢?原因就在于其穩定性較差。
○ 熱衰退現象嚴重
制動性能的穩定性不僅關系著車輛的性能,更關系著日常行駛時的安全性,但熱衰退是制動領域始終難以避免的難題,無論何種摩擦材料,在溫度逐漸升高后,其所能提供的制動性能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持續的高溫還有可能導致制動力的完全喪失而發生危險。而鼓式制動器因其結構設計,摩擦面位于鼓式制動器殼體內部,恰恰導致了制動過程中摩擦所產生的熱量難以像盤式制動器那樣快速的傳播到空氣當中,頻繁或者大力的制動動作會使鼓式制動持續升溫,導致制動力的明顯下降或失效。
○ 易產生制動虛位
同樣因其結構設計,當鼓式制動的溫度逐步升高后,熱脹冷縮的原理會導致鼓式制動器外殼膨脹,導致兩個相對摩擦面間的距離增大,也就是增加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制動虛位,導致制動力下降甚至不夠靈敏。
○ 雨水天氣制動力下降明顯,且易生銹或完全銹死
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雨水天氣,或者輕度涉水后,鼓式制動器殼體內的水汽也不像盤式制動器那樣容易揮發,長時間積存在鼓式制動器殼體內的水汽會降低制動性能,并在長時間的靜止狀態下,會導致鼓式制動器生銹的加劇,甚至在長時間的靜止后出現制動器的完全銹死,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
○ 高溫+雨水=容易造成制動液汽化和乳化
鼓式制動器本身的散熱不良與水汽的積存,容易導致制動液在長時間的潮濕環境下吸收水分導致乳化,并在持續的高溫下制動液容易達到沸點產生汽化的現象,同時制動液中的水分又會加劇制動液的汽化現象,因而導致制動力的永久下降或短時間的極具下降。
○ 制動性能不線性,ABS及ESP效能略差
鼓式制動器按照不同摩擦蹄片的結構設計,分為“全領蹄”、“全從蹄”和“領從蹄”的三種形式,其中,新捷達所使用的鼓式制動形式為“領從蹄”式,這就牽扯到“領蹄”蹄片在制動時產生的“自增勢”現象。“自增勢”通俗來說,就是因鼓式制動器的結構設計,在制動過程會因殼體自身的轉動而產生摩擦片被迫壓緊產生額外制動力的現象。
雖說有更多的制動力并非壞處,但是鼓式制動器自身額外產生的制動力會使制動操作不夠線性(制動踏板后半段過于靈敏),深踩制動踏板更容易產生“抱死”現象。這對于后輪使用鼓式制動器的新捷達來說,如果后輪先于前輪產生“抱死”現象則容易發生失控,造成危險。此外,理論上ABS以及ESP也會因鼓式制動器不穩定的制動力而降低干預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
為什么新捷達仍然使用傳統的后鼓式制動?
一汽大眾仍然使用后鼓式制動,主要是為了減少生產成本,提高銷售利潤。本身鼓式制動器相比盤式制動器就有很大的成本差距,而鼓式制動本身又可以提供緊急制動機構的作用(也就是手剎),但如果使用盤式制動器,一汽大眾就要為新捷達單獨安裝一套手剎機構,這樣一來成本就又會大大增加。
反而,一汽大眾獲得了更多的銷售利潤,還美名其曰“維修保養便宜”,但實際上后鼓式制動的不穩定性或多或少的又為新捷達的行駛帶來了潛在的不安全性。
新捷達采用鼓式制動,日常行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鼓式制動的問題主要都集中在其穩定性上,因此我們在日常行駛中更應該注意制動性能的實時變化,特別是山路持續、頻繁使用制動的情況下,以及雨水天氣,都可能出現制動力明顯下降或制動力失效而導致安全問題。同時,如果制動踏板相比以前更“軟”,制動力下降或者制動液“變質”,則應該仔細檢查制動液是否出現嚴重汽化或乳化現象,以免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
如果是未配備ESP的車型,如果出現緊急制動,應在制動過程中避免猛打方向,以防止后輪鼓式制動器過早抱死而發生的車輛失控。
另外,因鼓式制動器中的水汽難以揮發,新捷達在雨天行駛后應該避免長時間的停放,如果車輛未移動達3天以上,應通過低速行駛時分多次輕輕踩下制動的方法進行常規除銹。如果車輛長時間未用,應先低速行駛一斷距離,并下車檢查制動器是否出現異常高溫,避免制動器因生銹而出現制動器回位不良產生異常高溫,導致制動失靈。
總結:
新捷達使用成本更低的前盤后鼓的制動形式,主要還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并增加利潤。大多數車主抱怨鼓式制動不夠美觀,但實際上其制動性能上的不穩定性才是應該引起關注的問題。雖然網絡上不少新捷達車主自行更換了后盤式制動器,但是筆者仍然建議不要自行進行改裝,因為制動系統關乎行車安全,自行改裝有風險,還是應該注意謹慎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