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指數(shù)4 值得擁有之中古車之Silvia車系
-
要想了解日產Silvia車型的歷史來由,估計本文幫不到你,但這也絕非用它的歷史才能說明它的玩家的心目地位。如果你對Silvia并不熟悉,那么請記住幾個關鍵詞:前置后驅、多連桿后懸掛,動則千匹的改裝潛力、車身的拼接,或許就能愛上”飛雞”。
-
雖然Silvia未曾正式引進國內,但仍然有不少漂移愛好者從各種渠道購入Silvia,為什么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要知道——用現(xiàn)在的眼光解讀當年的新車市場,Silvia就是一輛平民屌絲車型,但是,日產對其定位是非常明確的,1964-1998年的三十多年里,經歷的7代車型無一不堅持前置后驅和運動車型的定位,而平民的售價,讓年輕人都想擁有一輛。
-
Silvia的7代車型中,每一代的服役時間都很短,銷售和主流車型相比更不值得一提,但卻擁有一群死忠。是否又有疑問?也就是上述所說,因為它的親民價位,讓每一個向往漂移的年輕人都可以買到它。當中,第五代S13(1988年)、六代S14、七代S15車款至今仍頻頻活躍在各國改裝圈、飄移賽車場。
-
至于其改裝活躍的原因之一,其實也不難解釋——80-90年代,日本漂移文化正在壯大階段,到90年代中期,漂移競技比賽迎來巔峰時期,日本的一些知名汽車雜志開始主辦漂移賽事,將漂移從一般道路漸漸導入安全賽道,并逐漸發(fā)展為新興的世界級車輛賽事,而日本的改裝文化以技術為豪,改車也專門挑潛力巨大的車型。
-
漂移圈的火熱、年輕人的熱血、有潛力的改裝車型,這些都是將Silvia推向成名之路的因素之一。而第五代S13是奠定Silvia在漂移地位的基礎,其主因是它首次采用多連桿獨立后懸掛,整個懸掛系統(tǒng)的調校手法是讓車輛在彎道中更加偏向轉向過度,SR20引擎擁有足夠的扭矩,而部分車型更是配備限滑差速器,改裝方面,官方給出太多提示了。
-
Silvia車系每一代都有很多型號,外形和動力均有很大差異,以S13系列車型為例,就有J'S、Q'S、K'S、180SX等諸多型號,甚至還有拉風的敞篷版本。在《頭文字D》中池谷所駕駛的是Silvia S13 K'S的前期版本,搭載的是1.8升的CA18DE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動力輸出168匹馬力。
-
1993推出第六代Silvia?S14。SR20的缸體經過剛性的強化,使其改裝潛力更高,也使到S14在改裝界里的名氣在上一層。1995年進行規(guī)模較小的小改款,主要對內裝方面的進行提升,并改掉中網。1996年進行幅度較大的小改款,外觀設計更加強調性能跑車的風格,車頭大燈一改前中期的懵懂外形,以銳利的四邊形設計重新塑造了S14的外觀。
-
SR20引擎是歷代名機的一員。它曾經統(tǒng)治日產2.0L引擎長達20年之久。SR20DET的排氣量為1998cc,得益于其86×86mm的口徑、沖程設定及8.0壓縮比,其運轉既可滿足日常使用需要也可以進行較大幅度的改裝,從S13到S15,從210匹再到250匹,Silvia一直在用這款體質強健的引擎,可以說,后期突破500匹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另外,同家族平臺的RB26名機也是動力升級首選,即飄的節(jié)奏讓人腎上腺激素直線飆升。
-
90年代的日本飄移風潮非常濃郁,很多年輕人會用跳燈版本180SX車型進行飄移練習或者比賽,橫移的過程中,車體難免受少少皮肉之苦,更嚴重的是,車頭撞廢之后要面臨的一大問題——180SX的跳燈系統(tǒng)是非常昂貴,但出于”同根生”的想法,明燈版的S13車頭(翼子板、引擎艙蓋、前包圍等)被換上,維修費用依舊比換兩個跳燈要便宜70%。
-
到后來你又會發(fā)現(xiàn)——Silvia車頭+240SX車尾、180SX車頭+Silvia車尾,S15車頭+180SX車尾,甚至東南翼神的車頭+180SX車尾等等搭配風格出現(xiàn)…而像這種車身拼接的手法逐漸成為Silvia的文化之一了。
-
第七代Silvia S15成為車型發(fā)展史上”最低谷”的一代,不是說其性能不佳,相反,250匹馬力輸出,加上優(yōu)秀的FR布局和已經發(fā)展到爐火純青的前麥花臣后多連桿懸掛布局,依舊玩味十足的底盤設定讓漂移玩家變得死心塌地,加上提供6MT版本,讓S15變得更純粹。但為了度過經濟難關,日產只能停產Silvia(消費力低下的小群體的擁躉)。
-
用一個段子結束本文——“最近我又改那臺送快餐用的Silvia S13,車頭用了180SX、用GTR上的RB26DETT引擎,現(xiàn)在送快餐的效率快多了,用完美的舞姿掠過秋名山每個彎道,但每次送完都要給客人道歉。”有些經典車可以代表一種歷史、一種文化,而Silvia可以代表一種汽車運動,而且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競技運動,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